童年期创伤对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机制:自尊的作用
李奕初1 梁一鸣*2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2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类型:口头报告(Oral)

报告安排: 2022-11-27 08:50-09:10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口头报告分场 2

论文编号:13-O-002

关 键 词: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童年期创伤;自尊

摘   要: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正式收录,它是一种在人群中比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更常见、更容易发生共病、且危害更大的创伤相关障碍,其产生与创伤经历对个体自主感及自我价值感的破坏密切相关,而童年期创伤经历已被证实为CPTSD的最主要风险因素。然而,受限于CPTSD领域较短的发展时限,当前尚无研究考察自尊在童年期创伤与CPTSD之间发挥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希望探索童年创伤对CPTSD的影响,并着重探讨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生活事件核查表、罗森博格自尊量表、国际创伤问卷为测量工具,对396名在童年期至少亲身经历或目睹过一项潜在创伤事件的中国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年龄范围为18到25周岁)。结果表明: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成年期CPTSD的正向预测效果,自尊则在二者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对DSO维度的中介效应强于PTSD维度。研究二通过实验法,对61名童年创伤个体的短期自尊进行操纵,发现自尊水平的改变能够影响其对CPTSD症状的感知,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对CPTSD中的DSO维度的影响来发挥作用。本研究在理论贡献方面丰富了童年期创伤对CPTSD影响的过程机制,强调了创伤经历对DSO维度的突出作用;应用价值方面提供了CPTSD临床治疗的潜在优化方向,提示了自尊提升在CPTSD干预中的潜在效果。

2022-11-27 08:50-09:10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口头报告分场2

扫描二维码进入分会场在线直播

您未使用参会账号登录,将不能通过留言与作者交流。若您是作者,也需登录后方可看见同行留言。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