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工作记忆中特征绑定的神经机制
曹阳1 王浩2 王本驰*1
1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 2海南大学理学院

报告类型:口头报告(Oral)

报告安排: 2022-11-27 09:10-09:30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口头报告分场 1

论文编号:04-O-003

关 键 词:视觉工作记忆;特征绑定;功能磁共振成像;复杂网络

摘   要:物体包含颜色、方向、运动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由不同的视觉通路加工和特定的脑区表征。在认知活动中,我们倾向于把一个物体看作连贯的整体而非独立的特征,视觉工作记忆这个暂时加工信息容量有限的系统,在认知加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个体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如何整合这些独立的特征(特征绑定)并实现对物体的精确回忆是记忆研究的重点。已有行为研究表明,个体在需要进行特征绑定时,记忆准确性显著变差 (Wheeler & Treisman, 2002)。但是,对于工作记忆中这些不同维度的特征在大脑何处、以何种方式绑定在一起,尚未得到广泛的探究。作为回应,本研究采用颜色-位置特征绑定的变化觉察范式,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对视觉工作记忆中特征绑定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 实验过程根据记忆特征的类别分为四种条件:颜色、位置、颜色或位置、颜色位置绑定。前两种条件中,被试只需要识记单维度特征(颜色、位置);而在后两种条件中,被试则需要记忆两种不同维度的特征并对其中一个维度特征(颜色或位置)或两维度的特征关系(颜色位置绑定)进行回忆。四种条件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且每种条件均包含3个区组共72个试次。 结果表明,在行为实验中,前三种条件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绑定条件,记忆表现在位置、颜色或位置、颜色、颜色位置绑定条件下呈现逐渐变差的趋势。神经成像上,四种条件下都观察到了背外侧前额皮层 (dlPFC)、顶上区 (superior parietal) 和额中区 (middle frontal) 的显著激活,其中,背外侧前额皮层、楔叶 (cuneus) 和顶枕沟 (parieto-occipital sulcus) 的大脑活动强度在对绑定特征和单维度特征的加工中具有显著差异。此外,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绑定条件和其他三种条件的网络连接模式存在差异,楔叶、顶枕沟作为条件间交互的枢纽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视觉工作记忆在加工绑定特征时和单维度特征时的神经机制略有不同,注意网络的参与是特征成功绑定的关键。

2022-11-27 09:10-09:30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口头报告分场1

扫描二维码进入分会场在线直播

您未使用参会账号登录,将不能通过留言与作者交流。若您是作者,也需登录后方可看见同行留言。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