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平生记忆面孔总量上限的测量:一个中国人版本的“面孔词汇量”研究
王哲 倪昊 孙宇浩 王哲*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

报告类型:专题研讨会报告(Symposium)

报告安排: 2022-11-26 16:10-16:30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专题研讨会 2

论文编号:04-S-006

关 键 词:面孔经验;面孔回忆;面孔识别;记忆容量

摘   要:面孔经验和面孔加工能力息息相关,但目前缺少能够直接测量面孔经验的方法。2018年一项定量研究对英国人的面孔记忆容量进行了首次估计,发现英国人平均认识约5000张面孔(Jenkins et al., 2018)。但目前没有研究对国人的面孔记忆容量进行估计。 本研究对24名中国被试进行了重复实验,包括面孔回忆和面孔识别。在面孔回忆中,要求被试分别在1小时内回忆并填写认识的个人熟悉面孔(如:家人、朋友)和名人面孔(如:演员、外交官)。考虑到回忆过程中存在认识但未想起的面孔,我们还进行了面孔识别任务。面孔识别实验分为AB两个程序,每个程序包含3154张名人面孔,两个程序流程相同,刺激材料不同,分别为同一个人的不同照片,要求被试判断屏幕中依次呈现的名人面孔是否认识。 结果显示,一小时内被试的回忆数量呈线性下降的趋势。为推测无限时间内被试能够回忆的数量,本研究将趋势线外推到零,按面积比例计算得出被试个人熟悉面孔的平均回忆数量为258张,名人面孔的平均回忆数量为287张。被试在AB两个面孔识别任务中都能识别的名人面孔数量为553张。通过比较被试回忆的名人面孔和准确识别的名人面孔,计算出回忆和识别的比率为1:3.802,即每回忆出一张面孔,实际上认识约3.802张面孔。最终结果发现,中国被试的面孔记忆容量大约为2000张左右,24名被试的面孔记忆容量范围为1000-12000张,这个范围与英国被试的范围相当。 本研究首次测定了中国人的面孔记忆容量。此方法可以直接测量每个个体的面孔经验,有助于探究经验和其他面孔加工能力之间的关系。

2022-11-26 16:10-16:30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专题研讨会2

扫描二维码进入分会场在线直播

您未使用参会账号登录,将不能通过留言与作者交流。若您是作者,也需登录后方可看见同行留言。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