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
赵玉莲1 赵响*2 李跃2 杨颖2 王鑫3
1淮北师范大学 2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3邯郸市第十七中学

报告类型:口头报告(Oral)

报告安排: 2022-11-27 11:30-11:50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口头报告分场 6

论文编号:08-O-032

关 键 词:体育锻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社会适应;青少年

摘   要:摘要:目的:本研究深入探讨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安徽省选取三所高中共867名学生作为被试,以《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量表》作为测量工具,通过SPSS23.0和PROCESS2.1插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体育锻炼、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与社会适应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β=0.403,t=6.682,p<0.01)。(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95%CI=[-0.156,-0.767],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值-0.611);社交焦虑在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95%CI=[-0.315,-0.767],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值-0.205)。(4)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在体育锻炼和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95%CI=[-0.072,-1.450],链式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值-1.378),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较高,不易产生社交焦虑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结论:体育锻炼对社会适应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体育锻炼分别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预测青少年社会适应,也能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青少年社会适应。

2022-11-27 11:30-11:50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口头报告分场6

扫描二维码进入分会场在线直播

您未使用参会账号登录,将不能通过留言与作者交流。若您是作者,也需登录后方可看见同行留言。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