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自我同情的关系:自我批评的中介作用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刘琇玮 王英春*
北京体育大学

报告类型:展贴报告(Poster)

报告安排: 2022-11-26 08:00-11:00 “硕士生学术论坛”应用心理学分组展贴报告

论文编号:41-P-085

关 键 词:抑郁情绪,自我同情,自我批评,领悟社会支持

摘   要:目的:受疫情影响,大学生抑郁症状频发,因此会更多的出现自我批评,并将自我同情作为保护机制来对抗抑郁情绪,有研究显示,领悟到高水平社会支持的群体自我同情能力更强。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自我同情的关系,以及自我批评与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为大学生缓解抑郁情绪,保持稳定心态提供有效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同情量表(SC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我批评与自我肯定形式量表(FSCSR)中的自我不足和自我憎恨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山东省某所大学的623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抑郁情绪对自我同情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621,t=-19.736,P<0.001);(2)自我批评在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自我同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582,t=-17.982,P<0.001);(3)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自我同情的关系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F(1,320)=4.22,p=0.04),当大学生群体领悟到高程度的社会支持时,抑郁情绪对自我同情的影响不显著,当大学生群体领悟到较低程度的社会支持时,抑郁情绪对自我同情的负向影响显著。结论:研究结果支持抑郁情绪与自我同情的关系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当大学生出现抑郁情绪时,应及时寻求家人、朋友的社会支持,减少对自我的批评,并增加自我的同情感。

线上海报(打开新窗口阅读

讲解视频

您未使用参会账号登录,将不能通过留言与作者交流。若您是作者,也需登录后方可看见同行留言。立即登录